典润时尚网

六十年代的“的确良”穿着是什么感觉?

  我是一九七六年参军入伍的,到部队后“五一”发夏装,面料就是“的确良”的,“十一”后发的冬装外套就是“的卡”的,到现在都在保存着。首先是的确良面料较布料轻薄,穿在身上比较舒服。其次是结实耐穿,不易破损,任由摸爬滚打,衣服的肩、肘、膝盖部磨擦较多的部位都不易磨坏(露)。三是容易洗且凉晒干的比较快。附着在衣服上的汗渍用洗衣粉会很容易去除。四是不褪色或不易褪色,一套军装穿在身上整日在训练场上风吹日晒,摸爬滚打,其“国防绿”颜色保持较好。与布料军装比较,其透气性稍差,但因其轻薄,在同等环境温度条件下穿着时又弥补了这一缺陷。所以,在六、七十年代“的确良”面料在军地均为流行,被人们奉为高档服装。

  那个年代能穿“的确良"布料真是不容易,我开始也算有幸运,穿的早。

  因为我哥是当兵的,所以我当时穿上穿部队的黄的确良衣服,村上人还是真羡慕。

  记得在我们村上书记穿的裤子,至今记忆优新,当时,化肥国家进口日本产尿素,尿素外包装是料子布,而且给生产队分的化肥每次几有几袋。那个尿素袋就可以自己染色,做成裤子穿,还很时尚。由于数量少,都是队长保管员有权利拥有。

  村上书记也生产队送给的,由于自己染的蓝颜色太浅,把尿素袋子上印的"日本产"几个字没有盖住,走路时屁股后边"日本产"字样一清二处。

  在一次,在全村平整土地时,村上有个长者,和书记开玩笑,叫书记:日本产…,弄得大伙都笑了。

  哪布料很薄,走路一股风,飘飘然。以后,随着国家的富强,布料品种越来越多了。穿的确良也普遍了,夏季穿上真的凉快,也结实受用。

  六十年代没有看到谁穿的确良衣服,七十年代开始这种衣服才开始走入百姓家。我记的我母亲买了一件的确良上衣,当时是八元钱人民币。一般的布料上衣大约四元左右,这个价格在当时是算高价了。人们都用手摸一下觉得面料薄印花漂亮,走在大街上很有特色。关键是抗磨耐用,那时候谁的衣服都会有补丁。随之而来的是涤卡布衣服面市,我们都以有一件这种面料上衣而自豪。当时最流行的一段话形容是“涤纶涤卡的确良,小皮鞋亮光光”。那是富人的着装,在人们心中大有资本主义的感觉。随之而来睛纶内衣内裤被大家认可,静电很大但是适毛的着装。我曾经买一件棉质秋库比睛纶内裤少一毛钱,被战友误认为算计而潮笑几天。当年军人的军服并不是纯粹的确良,而是混纺面料。从那年月开始我们百姓才慢慢的穿着补丁衣服少了,时间推移如今又有那种破衣露肉的时装被年轻人追捧,我们老年一代当年早就适毛过了。感谢??这些化工产品的出现,把中国每年按人口发布票购买卷取缔了。要问什么感觉美极了。

  见人家穿过,自己没有穿过。

  可能穿上比较凉快、轻巧。

  用水洗过以后,一抖干。

  听说是能穿八年,放着不穿八年也就放坏了。

  天热真是热,出汗贴在身上。天凉真是凉,冷风挡不住,平时舍不得穿。优点还真结实。O8年还有一件给扔掉了。

  六十年代我们国家市场上还没有“的确良”。据有关资料显示:

  1971年8月,毛主席在长沙视察时,曾给工作人员轮换放假半天,让他们上街自由活动买点东西,顺便搞点调查。

  有位工作人员,回来后很高兴,伟人问对方为啥这么高兴。

  工作人员说,辛苦排了半天队,终于买到一件“的确凉”。

  “的确凉”,是广东话,真名叫涤纶,属于合成纤维,具有结实耐用、弹性好、不易变形、易洗快干等特点,深受年轻人喜欢。

  毛主席听后感触很深,并对此念念不忘。回京后,特意找来周总理商谈。期间,毛主席说:“解放这么多年,老百姓吃饭和穿衣问题还解决不好,怎么向人民交代”?为什么,我们不能多生产一点“的确良”?

  周总理说:“我们没有这个技术,还不能生产,只能靠贸易进口。”

  毛主席又问:能不能从国外引进相关生产设备和技术?

  周总理说:当然可以。

  事后,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支持下,国家计委于1972年上半年提出计划,决定向日本、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引进了4套化纤生产设备。

  计划全部投产后,每年可生产合成化纤24万吨,相当于500万吨棉花,可织布40亿尺。其中,“的确良”产量大幅提高,年产量为19亿尺,基本上能够满足民众对“的确良”的大量需求。

  因此决定:分别在天津、辽宁、上海、四川建厂。

  以辽宁石油化纤总厂为例,1973年开始签约引进,1974年就开始在辽宁辽阳市建厂,直到1981年9月才建成投产,累计总投资24.15亿元,是投资规模最大的化纤项目。由于我们缺乏相应的工业设计经验,加上部分人为因素,导致建厂时间拉得过长。

  同在1981年,建成投产的还有天津石油化纤厂。而上海化纤厂和四川维尼纶厂,早在1978年5月和1979年12就建成投产。

  在我们国家进口的四套设备尚未投产之前,国家有关部门也从上述国家进口一部分他们国家生产的成品“的确良”投放市场。

  我是1976年在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买了一件深灰色“的确良”衬衣,当时的售价是20多元,是纯进口面料的。价格是我那个时候半个多月的工资。这件衬衫我穿了近20年也没有穿坏,基本上没有退色,穿着非常舒适。

  的确良

  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不得而知。但的确良穿在身上的确不贴身,有种清爽的感觉。

  记得是七十年代初,哥哥去杭州学习,回来给我带回一件的确良衬衫。衬衫是白色的,有竖形的浅灰条纹。

  在那个年代能有一件的确良衬衫,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妹妹哭着埋怨哥哥没有给她买,邻居阿姨,和小姐妹们也像看西洋景一样看着我穿的的确良衬衫,眼中满是羡慕,禁不住用手摸摸,我心里那个美啊!走路都显得优雅多了……

  的确良面料最大的好处是不出褶子,不拍揉搓,不怕压,不用熨烫,自然平整,遇水也不缩水。

  的确良,穿在身上的确凉爽。但后来发现,它并不透气,也不吸汗。最大的优点是总也穿不破。

  的确凉是上世纪5O年代,在国际上刚开始流行的一种新面料,后来逐渐进入中国百姓生活。这种布料当时太过流行,每次上货抢购一空供不应求。

  的确良在六七十年代,是一种特别流行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尚布料,在各种材料极度缺乏的年代,如果能拥有一件的确良衣服,就和今天穿名牌高档服装是一样的。

  记得当年邻居女孩不知从那买回一件淡绿色的确凉上衣和一条军绿色裤子,穿上这身漂亮衣服真把人能羡慕死。因自家条件不太好,所以也不想给大人添麻烦。

  想穿的确良衣服的愿望一直都没实现,带着遗憾下乡了 。没想到农村第二年我就拥有了二条黑色的确良裤子,是同学帮我垫钱的,共买了两条她一条我一条。

  当时一条裤子才是10元5角,同学只有一条裤子钱,她就去村民家又借了些钱。因托人购买一次最少得两条,同学着急想买我又没钱,所以她就主动跑去为我借钱买一条裤子。

  没过多长时间,突然同学办了回城手续临走说: 她来不及等裤子了,拿来后就都留下让我穿,说完跟着家人头也不回坐车走了。望着慢慢远去的车,心里难受极了…

  同学走后没多久,盼望已久的确良裤子拿来啦,我迫不及待的穿上去地里干活。感觉不错 ,布料薄薄的有弹性还耐穿,而且两条裤子穿它个一年半载也没啥问题。

  另外的确良好洗干的快,缺点吸水性差,容易产生静电,天热长时间穿身上久了不太舒服,总得来说还是不错的,您穿过没有?

  哎呀,那个年代如果能穿上“的确良”或者是“的卡及布”的人,可以说,“牛逼”的很哪!另外还有瓦亮的“三节头”牛皮鞋,如果穿上,到街上晃一晃,能“闪倒人是一片一片”。[捂脸]

  六十年代有涤卡,都是做外衣的,基本是蓝色为主,学校里有干部子弟穿的,一般老百姓穿不起。

  应该是70年代初吧,日本大量进口的确良,名字叫“快巴”用它做裤子挺括,没褶子,裤线能削萝卜。我们连有个北京的回家探亲,回去就穿了一条黑色的快巴裤子,给我们羡慕的不行。

  而后,大面积的各种花色的确良应运而生,以上海出的最时尚漂亮,我们在东北经常是托上海知青帮助买衣服,北京出的不好看。

  七十年代中期,海军换服装,大批的灰色海军的确良面料走入市场,我表姐买了给我做了一身灰色海军服,我自己又买了一条米色的“快巴”的确良裤子,配一身太漂亮了。穿脏了自己都舍不得洗,怕给洗坏了,都到百货大楼南边的普兰德洗染店去洗,人家给熨的裤线笔直,嘿!当年别提多时髦了。

  涤确凉的缺点是不吸汗,不保暖,但是结实耐磨,一件衣服能穿好几年。那个年代很受青睐。

  

六十年代的“的确良”穿着是什么感觉?

  

六十年代的“的确良”穿着是什么感觉?

  

六十年代的“的确良”穿着是什么感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香水_口红_女装_饰品_礼服-典润时尚网 > 六十年代的“的确良”穿着是什么感觉?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