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润时尚网

曹操只是给荀彧一个空盒,何罪之有?荀彧为何因此自杀?曹操在荀彧死后几年死的

  荀彧在曹操统一北方的霸业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谓居功至伟。

  其主要成就是为曹操规划制订了军事战略方针。

  在帮助曹操实施这一战略时,荀彧最主要的功绩体现在两点上:曹操两次面临重大决策时,荀彧都及时上呈建议书,为曹操正确决策起了关键作用。

  从这两个重要的建议书来看题主这个问题,就感觉很有意味。

  《迎驾许都议》

  建安元年(196年),献帝在杨奉,董承等护卫下,回到洛阳。

  在要不要奉迎天子建都许县的问题上,曹操内部发生了激烈地争执。绝大多数人不同意迎接献帝,理由是徐州还没有平定,韩暹,杨奉连接北方的张杨,暂时还无法控制他们。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理由是相当充分的。

  但荀彧认为应该奉迎天子,并给曹操上了《迎驾许都议》。

  曹操力排众议,奉迎天子建都许县。

  从此,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为统一北方奠定了战略基础。

  《报曹公书》

  建安五年(200年)九月,官渡对峙,曹操军粮将尽,士卒疲惫。曹操写信给荀彧,准备退守许都。

  荀彧回信,不主张退兵,建议继续坚守。并指出袁绍也是锐气枯竭,局面必将变化,正是使用奇谋的良机,不可失去。

  曹操采纳了荀彧的建议,最终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匡扶汉室

  荀彧终生追求的目标就是匡扶汉室。

  初举孝廉,任守宫令。看到董卓专权,不愿与之同流合污,弃官归乡。

  后投奔袁绍,袁绍待为上宾。但发现袁绍不能忠于汉室后,就投奔曹操。

  无论是奉迎天子还是官渡坚守,无不是忠心于汉室。

  尽管结果是好的,但曹操是冒着天大的风险的。

  曹操与荀彧或许在此时是出于不同的政治目的,但选择的策略是高度一致的。

  这是他们能够密切合作的基础。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曹操不奉迎天子,曹操依然不失为一方诸侯;而献帝的处境就大不相同啦!

  迎接献帝后,曹操处于四战之地,面临很大的风险。袁绍,袁术,吕布,刘备,张绣,刘表等,都对其构成巨大威胁。

  还有衣带诏事件,曹操几乎就是董卓第二的下场。

  再说官渡之战,如果曹操退军,有势力就有地盘,曹操依然是一方诸侯;而献帝呢?又会处于流浪之中。如果官渡战败,曹操没有了军队,想再次崛起,就困难多了。

  我不止在类似的问题上回答过一次,荀彧说得坚守就有机会,那机会在哪里呢?

  荀彧与曹操是在赌,毫无目标的赌。幸运的是他们赌对了,谁也想不到的事发生了,许攸投诚了。挽救了曹操,更是挽救了荀彧,挽救了献帝。

  否则荀彧和献帝就不知到哪里去啦。

  现在说这个似乎不太恰当,但接下来的事就非常清楚啦。

  分道扬镳

  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晋爵国公,加封九锡。

  荀彧认为:

  意思就是说,君子办事没有你这么办的哦,要这么做,你就是个小人。荀彧的态度,惹怒了曹操。至此,哥俩彻底分道扬镳。

  同年,曹操征孙权,让荀彧到谯县劳军,乘机把他留在军中。

  曹操军至濡须,荀彧因病留在寿春,不久忧郁而死。

  史书上有个说法:当时曹操赠送食物给荀彧,荀彧打开一看,食盒空无一物。荀彧明白曹操的意思,不乐意食魏禄,那汉禄也不必吃了。

  于是,荀彧服毒自杀。

  不管这个说法是否确实,但荀彧之死,与曹操脱不了干系。

  改朝换代已经是箭在弦上,曹氏不做,恐怕底下的人也不干啦。

  荀彧一生忠于汉室,其忠可嘉,但似乎是不足为取。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作为三国之中最成功的一位枭雄,曹操除了自身能力强大之外,他的成功也离不开他身边的文臣武将,他以恢复汉室之名,广纳天下能人为己所用,曹操在强大的人才团队的辅佐下,可以说是无往而不胜,在这些谋臣中,荀彧更是为曹操做出过极大的贡献,就连曹操也称荀彧为“吾之子房也”,这是发自肺腑的一个评价。

  荀彧早年跟随曹操,虽然十分低调,但是满腹才华,为曹操的天下大计贡献了不少精妙的谋略,还为曹操举荐了郭嘉、荀攸等大批出色的人才,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了曹操集团的中流砥柱。

  荀彧出身于颍川荀家,荀家在当时是有名的名门望族,就连当时司马懿所在的司马家族也要倚重于荀家,荀彧的父亲和叔父都在汉朝为官,荀彧在乱世之中的人生目标是“我为汉臣,尽吾之所能扫平动乱,恢复汉室”。

  但是曹操在统一北方之后,虽然以高居丞相之位,但这以不合他的胃口了,他想称王,想篡汉,曹操的狼子野心暴露无遗,这显然与荀彧的意愿背道而驰,荀彧第一个站出来谏言反对,而且态度非常强势,作为曹操最信任的臣子,荀彧的反对令曹操很不光彩。

  这天曹操给荀彧送来了一个食盒,荀彧有气无力的打开食盒一看,发现里面空空如也,荀彧知道曹操的用意,于是就自尽了。

  荀彧尽心辅佐曹操的主要目的是匡扶汉室,而当曹操的真实面目彻底暴露并将荀彧边缘化时,荀彧已经认识到自己无力阻止曹操,汉室之倾颓已成定局,正是自己极力辅佐的人毁了自己匡扶汉室的奋斗目标,自己也成了协曹灭汉的主要推手,其内心的痛苦是可以想象的,曹操送给的空盒子就是隐晦地诛杀,言下之就是荀彧你已经没有汉禄可食了。

  荀彧一直辅佐曹操,可骨子里却是汉室忠臣,受到曹操这样的侮辱,自然一气之下就选择自杀了。

  荀彧为人聪明却个性耿直,既然曹操以后再不会听自己的任何举荐了,换句话说就是从此二人道不再同,曹操与荀彧以前情同知己,现在道不同就如同行尸走肉,荀彧怎可能做别人的傀儡,所以他仰天大笑自杀了。

  说曹操杀人不眨眼,并不为过!曹操屠城无数,论三国军队凶残,除了西凉,就数曹魏!曹操也有诛杀与自不和谐的名士的习惯,如弥蘅、边让、孔融、崔琰、杨修等惨死,均与他有关!但是,曹操诛杀有功之臣,却不多见!疑似案例仅有,一是许攸,二是荀彧!

  曹魏灭亡后百年,晋人陈寿编《三国志》说荀彧病死,再过二百年南朝范晔写的《后汉书》说荀彧被曹操的空食盒逼杀!同为南朝人裴松之注《三国志》中所言《魏氏春秋》也记载“空食盒”故事,其历史效能还不如《后汉书》!

  窃认为,所谓曹操送空食盒给荀彧,纯属扯淡!中国历史最大的嗜好,就是爱用一件事情,去佐证一个人的一生。比如出生时那天黄龙现身,要不蟒蛇出洞,然后简简单单地就按此解释一生一世的曲折离奇!既省事又安全,不由得你不信!

  

曹操只是给荀彧一个空盒,何罪之有?荀彧为何因此自杀?曹操在荀彧死后几年死的

  但是,任何人物,无论今天与历史,均有其特有的心理轨迹与逻辑习惯可辨!敢说荀彧不是被曹操“空食盒”逼杀,主要理由如下:

  

曹操只是给荀彧一个空盒,何罪之有?荀彧为何因此自杀?曹操在荀彧死后几年死的

  1、曹操不会杀害功勋卓著的最重要谋士

  曹操初期爱杀人,仅是对战争曲解!不择手段去争取胜利,至少可以代替那句流言“宁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但是曹操是个重情感,奖罚分明的人,爱自己的兄弟与家人,是他成功的关键!这在曹操《遗令》中可以看出,几乎没有朝廷大事,多是家族琐事!可以这么说,那颗在战争磨砺变得粗糙的内心深处,有着诗人般的柔软!

  荀彧打小被认定有王佐之才,辞汉帝、弃董卓,别袁绍,投曹操!曹操把他比作张良。兖州叛乱,荀彧与程昱死守三座城池,让曹操在兖州有立足之地,得以东山再起。劝说曹操迎接汉献帝,挟天子以令不臣,气得袁绍要口吐鲜血。推荐荀攸、郭嘉、司马懿等优秀人才;官渡之战,荀彧不仅确保军需与拱卫京都,还充当心理牧师,用四胜四败启发曹操,最终击败袁绍。衣带诏叛乱,更是荀彧独力围剿,挤压对手,以待曹操猎杀!

  曹操曾说:“天下之定,彧之功也”!这样一个几乎与“曹魏”共成长的功勋巨星,其象征意义,几乎与汉献帝等值!没有汉献帝,东汉的大旗必倒;少了荀彧,曹魏“同甘共苦”的精神则亡,再也无英雄肯为曹操卖命。这个道理显然,聪明的曹操自然明晓!狡兔未尽,曹操绝不会烹杀走狗!即便荀彧一时与曹操意见相左,曹操当下膀大腰圆,只可将荀彧冷处理,何必赶尽杀绝!

  2、荀彧是适者生存、识时务的俊杰

  说荀彧无限忠于名存实亡的东汉政权,无异于说李师师呆在秦楼歌坊一直洁身自好,专等宋徽宗爱情一样荒诞不经!董卓之乱,汉献帝危在旦夕,荀彧责无旁贷带着族人弃朝远遁,投奔当时诸侯老大袁绍,绝对一副“贤臣择主而事”模样!

  袁绍将荀彧奉为上宾,锦衣玉食。荀彧却在袁绍繁花似锦里看到他日必败,甚至无可救药;在诸多谋士与名流的不解目光和轻视叹息中,放弃势倾天下的袁绍,投靠当时几乎一无所有的曹操,从此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改变了曹操这位英雄的一生。可见他所忠诚的英雄,绝非奄奄一息的东汉,从来都是能拯救苍生的强者!

  最能说明荀彧心中无汉的事例,就是衣带诏!这是汉献帝最后一击,也是倾注所有心血的反搏!当时在曹操主外,荀彧主内的分工下,只要荀彧偏向汉献帝一点,衣带诏说不定就成为曹操的滑铁卢!因为整个许都及外围的军事部署,均在荀彧的掌控中。事实上,正是荀彧的缜密紧逼,迫使衣带诏在慌张中出错,毁于一旦!不可否认,东汉就是在荀彧与曹操的联手绞杀下,慢慢窒息的!

  三、曹操杀荀彧,无异于刘备杀诸葛亮

  荀彧可谓是曹操麾下最重要的谋士,其重要程度,不啻于诸葛亮对于刘备。刘备无诸葛亮,难以三分天下;曹操缺荀彧,无从谈起称雄北方。如果相信曹操会逼杀荀彧,就等于相信,诸葛亮反对刘备发动夷陵大战,刘备直接赐酒毒之!

  事实应该是这样,当年董昭等人劝曹操即公位,曹操私下征询荀彧意见,荀彧认为不妥!曹操有点不高兴,将荀彧的“二把手”工作晾晾。就像当年刘备革去诸葛亮军事职务,让他干后勤工作那般!这是一把手处理“意见不一”下属常用方法!这对于在曹营干了二十多年行政的高管的荀彧,是很容易理解的!或者说,荀彧也是深谙此道的!

  荀彧应当很高兴代表曹操(虽然停了尚书令这个“二把手”工作,代之是“代理一把手”,可见地位并未降低)到谯县劳军!这种类似公费旅游,到处会会老友,恣意吃吃老酒,一般人都会当成福利笑纳!后来曹操亲征东吴濡须,或许想起再跟荀彧谈谈,便让还在谯县的荀彧,就近赶往军营一叙!谁知荀彧行至寿春突病,赫然长辞!

  要知道,荀彧比曹操要小八岁,五十八岁的曹操四处亲征,怎么会想到五十岁的荀彧,就这么一次随军出征,会水土不服,光荣沙场!可以这样理解,无论安排荀彧劳军,还是相邀军营,都属于老友间正常人事安排,哪来病中送食盒相逼的企图!后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贼脸暴露无遗!这样的结局,有点凄凉,或许这就是天意与定数,为曹操与荀彧不可违也!

  如此这般,方能解释在晋爵魏公分歧中,荀彧与曹操的智慧与友谊!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荀彧得了海默茨综合症,此患至今未有可解的良药!

  要回答这个问题要从荀彧这个人说起。荀彧是曹操的高级战略参谋。与郭嘉、贾诩等谋士不一样,荀彧给曹操的谋划都是战略层面上的,而非战术层面的。也就是说,荀彧解决的是路线问题而非方法问题。所谓上兵伐谋,荀彧的作用却比伐谋更高级,是总伐谋的层次。这从官职上也可见一斑。曹操对郭嘉的爱是毫不掩饰的,但终其一生都只是曹身边的谋士。而荀彧则不同,一开始是让他当司马,后来还当上了尚书令。后来还要给他更大的官职,可是他不愿意接受,最后曹操就赐给了他两千户封地。而郭嘉最后死了也不过只有一千户食祀,跟荀彧简直是没办法相比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呢?因为荀彧虽然为曹操的功业做出了很大,甚至不可取代的贡献,但他始终不是曹操的一路人。

  没有人是天生的反面人物,曹操也一样。年轻时的曹操忠君爱国,矢志于匡扶天下,为了挽救生命垂危的汉室甚至敢于刺杀不可一世的董卓!这样的有志青年得到了荀彧的深度认同。面对天下烽烟四起的大乱局,尽快稳定局面,结束军阀割据,形成强而有力的中央政权是重整汉室的当务之急,也是前提条件。这个阶段,曹操和荀彧的战略目标是一致的。所以,荀彧为曹操做出了拥天子而号令诸侯的战略谋划!

  但是形势比人强,不同的境遇下人的志向是有区别的。亦或这样说,对于曹操这样的枭雄,其志向自来就不仅仅是匡扶汉室,只不过原来没有发现而已。对于忠心于汉室的荀彧而言,汉献帝可以是傀儡,可以被曹操挟持,但汉室必须在。然而不久之后,荀彧可悲的发现,曹操打算越过自己的底线。因为曹超的胸怀不在于汉室,而是天下!让荀彧不得不想起了另一个人,王莽。对于熟知王莽的人,都知道王莽如何一步步走向篡汉这条道路的。在王莽封侯之后,他打破常规,进封公爵,接下来呢?接下来,王莽受九锡,最终成为了摄皇帝,成功的夺取了汉室的政权。现在的曹超不就是当年的王莽吗?此一时彼一时,当年的赤城少年而今变成了窃国大盗,荀彧和曹操不得不分道扬镳!

  《后汉书;荀彧传》记载:“方时运之屯遭,非雄才无以济其溺,功高势强,则皇器自移矣。此又时之不可并也。盖取其归正而已,亦杀身以成仁之义也。”一言以蔽之,荀彧是助汉而非助曹,这一点在曹操称魏王的事情上测底摊牌,两者再无模糊空间可以迂回。

  曹操赐死荀彧时,只是送给了荀彧一个空盒子,荀彧接到这个盒子后便说:“荀彧今日终无汉禄可食。”其妻十分不解,问荀彧何出此言。荀彧缓缓解释道:”空者,无物也,不见容也。盒者,何也“。其寓意就是”即不见容,何(盒)能留你“,其妻听罢痛哭,荀彧便服毒自尽,保住了自己汉臣的身份,尽了自己汉臣的本分。君子之交在于共同价值与目标,有共同的志向与理念交集则可以共图大业,现在两者没有交集,空盒也可以理解为空“和”,没有了交集,自然没有共存下去的基础。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点赞,吐槽,如果觉得还有意思,请点击右上关注)

  荀彧(xun yu),今河南许昌人(颍川郡颍阴县),名门世家荀子之后。

  荀彧少时聪慧,及长,因文采出众被人赞有“王佐之才”(王佐之才不是指王佐,而是指某人具有辅佐君主的治国之才)。

  “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荀彧26岁举孝廉(地方推举的为官候选人),然后进宫做了汉献帝刘协的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官员)人送绰号“荀令君”,据说荀彧喜欢熏香,身上自带香味,又称“荀香令”

  (荀彧)

  荀彧直接和皇上打交道,当时他看到刘协被奸臣董卓所掌控,朝政败坏,忠臣被迫害,刘协实为傀儡皇帝。荀彧官低言轻想帮皇上却无能为力,一年后愤而辞官归隐家乡。

  荀彧以敏锐的目光窥破时局,他预测许昌将是兵家必争之地,早晚要燃起战火,劝乡亲们随他搬离是非之地。

  但是乡人们怀念故土不愿离去,荀彧失望地摇摇头,只好独自将家族迁至河北冀州避难。

  果如荀彧所料,后来许昌成了汉献帝刘协逃亡避难之所。

  到了冀州以后,时任冀州牧袁绍携重金访贤,欲拜其为谋士,经过交谈,荀彧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就大事,于是婉言谢绝了。

  (袁绍)

  看来荀彧确有经天纬地之才,堪比当年的诸葛亮。

  果不出荀彧所料,到后来“官渡之战”袁绍最终被曹操所灭,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提。

  荀彧离开了袁绍,转而选择了当时势力远远不及袁绍的曹操。这和当年诸葛亮选择最弱小的刘备何其相似啊!

  当时曹操正在洗脚,听说荀彧来投,顾不上穿鞋赤着脚出门远迎,口中连连道:“大事可成,吾之子房来矣!”

  曹操把荀彧看成和张良一样的人才。遂拜其为谋士,这一年荀彧29岁。

  (曹操和荀彧)

  荀彧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在以后的岁月里随曹操南征北战、出谋划策,攻必克、战必胜。讲真曹操能成为汉朝丞相,击败各路诸侯荀彧居功至伟,他是曹操早期最著名的谋士,曹操对他颇为倚重。

  荀彧之死是一个谜,当时曹操公布的是荀彧因积劳成疾病死的。民间却有另一种说法,说荀彧反对曹操称“魏王”。

  原来荀彧骨子里心向大汉,认为汉朝是正统,曹操到后来势力越来越强大,有代汉而立的苗头。

  (荀彧规劝曹操)

  曹操的实力逼得汉献帝步步后退,为了讨好曹操不断对其加官进爵。刘协竟然不顾汉高祖刘邦的“非刘不能为王”的祖训封曹操为魏王,“加九锡,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旒冕、车服、旌旗、礼乐郊祀天地,着履仗剑上殿,王子皆为列侯……”

  亲们看到了吧,这和曹操当皇帝有何区别呢?

  当时荀彧就劝曹操不要接受,他从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规劝曹操放弃这些,荀彧最后说:“丞相乃汉朝的丞相,如果接受这些和当年的董卓有何区别?”

  曹操听了拂袖而去,从此后就逐渐疏远了荀彧。

  过去征战都是把他带在身边,从那件事以后,荀彧被派驻留守后方,政治上的失意让荀彧感到被曹操抛弃了。

  荀彧被放逐,加上曹操愈发显示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险恶用心,二人从亲密无间走到了嫌隙怀疑,曹操萌生了除掉荀彧的念头。

  (荀彧接过食盒)

  讲真曹操和荀彧都是政治家,曹操不会用最直白的方法来迫害荀彧,曹操为了维护自己“礼贤下士”的良好形象,决定用暗示的办法来杀死荀彧。

  此时荀彧也知道曹操不会放过自己,这就是高手之间默契度和读心术。

  曹操在荀彧50岁生日时,派人送给了他一只漂亮的食盒,荀彧满心欢喜打开了食盒的盖子,当他看到里面空空如也时,脸色马上变得黯然神伤,他把当天的工作完成后,到了晚上就服毒自杀了。

  (荀彧服毒自杀)

  原来曹操给荀彧没有装任何食物空盒就是暗示他“食禄已尽,请君自采(裁)”。于是荀彧服毒自杀。

  文/秉烛读春秋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香水_口红_女装_饰品_礼服-典润时尚网 > 曹操只是给荀彧一个空盒,何罪之有?荀彧为何因此自杀?曹操在荀彧死后几年死的

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